侵犯肖像权已删除,还能否起诉?
侵犯肖像权已删除,还能否起诉? 图1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肖像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对于维护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日益增多。当肖像权被侵犯时,如何依法维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况下,如何判断诉讼请求是否成立。
肖像权的构成要件
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必须满足以下构成要件:
1. 存在侵犯行为。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是指未经自然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网络图片等形式表现出来。
2. 存在损害后果。损害后果是指侵犯肖像权的行为给自然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损失,也可能是精神损害。
3. 存在因果关系。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即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是造成损害后果的原因。
已删除的肖像权是否还能起诉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侵权者却已经将肖像权删除或更改,此时是否还能起诉成为了一个困扰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对于肖像权被删除的情况,只要损害后果 still 存在,即满足提起诉讼的条件,那么权利人仍然有权起诉。
已删除的肖像权如权
在已删除的肖像权情况下,权利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1. 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权利人可以通过向侵权者发出律师函、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其肖像权,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2. 要求侵权者赔偿损失。如果侵权者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害后果,财产损失、精神损害等,权利人可以向侵权者要求赔偿损失。
3. 要求侵权者公开道歉。在适当的情况下,权利人还可以要求侵权者公开道歉,恢复其肖像权的名誉。
侵犯肖像权已删除,还能否起诉?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损害后果依然存在,权利人仍有权起诉。在面对已删除的肖像权情况时,权利人应积极维权,通过多种途径要求侵权者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侵权者而言,应充分认识到肖像权的价值,避免侵犯他人的肖像权,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