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何时需要本人同意?法律解答在此!
肖像权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肖像权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涉及到个人隐私权、人格权等多个方面。在肖像权的行使过程中,何时需要本人同意,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对肖像权何时需要本人同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准确、清晰的法律解答。
肖像权的定义及内容
肖像权是指以自然人的肖像为权利客体,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我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并享有相应的权利保护。”
根据上述规定,肖像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肖像权何时需要本人同意?法律解答在此! 图1
1. 制作、使用、提供、出版肖像的权利。即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
2. 保护权利。自然人对于侵犯其肖像权的行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 同意权。在行使肖像权的过程中,自然人对于他人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行为,享有同意权。即自然人对于他人使用其肖像的行为,必须取得其同意才能进行。
肖像权何时需要本人同意
肖像权的行使往往涉及到第三方的权益。在什么情况下,自然人需要给予本人同意呢?
1. 自然人对于他人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行为,应当取得其同意。在杂志、报纸、网站等媒体上使用自然人的肖像,必须经过自然人的同意。
2. 当他人未取得自然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时,视为侵权行为。自然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公益等,即使自然人未同意,也可以进行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行为。但此类情况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并保障自然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解答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并享有相应的权利保护。自然人对于他人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行为,应当取得其同意。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公益等,即使自然人未同意,也可以进行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行为。但此类情况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并保障自然人的合法权益。
在行使肖像权的过程中,自然人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积极行使并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涉及第三方权益的情况下,自然人应当充分考虑并给予本人同意,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肖像权是自然人享有的重要民事权利,涉及到个人隐私权、人格权等多个方面。自然人对于他人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行为,应当取得其同意。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公益等,即使自然人未同意,也可以进行制作、使用、提供、出版其肖像的行为。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