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不正当竞争法解读与实践》

作者:花刺 |

不正当竞争法2018是指在中国境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为。为了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我国通过《不正当竞争法》来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制止和惩罚具有不正当竞争性质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新法在保留原有规定的基础上,对部分条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虚假宣传:包括商品质量虚假宣传、商品价格虚假宣传、广告宣传不实、发布虚假广告等。

2. 商业秘密泄露:包括泄露他人商业秘密、非法获取他人商业秘密、获取他人商业秘密后进行不正当使用等。

3. 仿冒注册商标:包括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假冒注册商标、在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的标志等。

4. 商业贿赂:包括向国家工作人员、交易相对方、 ref="http://www.legislative.gov.cn/n2/2018/0627/c220027-34259826.html">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向交易相对方行贿、在商业活动中行贿等。

5. 侵犯商业秘密:包括非法获取、使用、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等。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

《2018年不正当竞争法解读与实践》 图2

《2018年不正当竞争法解读与实践》 图2

1. 罚款:根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影响程度,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一般为10万元以下,但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不正当竞争行为人停止违法行为。

3. 赔偿损失:受害方有权要求不正当竞争行为人赔偿因不正当竞争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4. 吊销营业执照:对于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

不正当竞争法2018的实施,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共同维护良好的商业环境。

《2018年不正当竞争法解读与实践》图1

《2018年不正当竞争法解读与实践》图1

2018年不正当竞争法解读与实践

不正当竞争,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违反竞争法律法规,采用非法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为了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已设立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格规范。2018年,我国对《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新的规定,为我国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提供了法律依据。重点解读2018年修订的《不正当竞争法》,并结合实践探讨其对我国商业活动的指导意义。

2018年修订的《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

1. 增加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根据2018年修订的《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不正当竞争行为分为以下几种:

(1)虚假宣传;

(2)虚假商业广告;

(3)引人误解的广告;

(4)仿冒他人商品或者商业标志;

(5)商业秘密泄露;

(6)商业秘密权利人权益受损;

(7)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较于原来《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新法增加了“商业秘密泄露”和“商业秘密权利人权益受损”两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体现了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视。

2. 明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

为了正确判断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2018年修订的《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包括:

(1)是否具有市场优势地位;

(2)是否利用商业机会或者利用他人的知识产权;

(3)是否从中获得利益;

(4)是否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3. 加强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商业秘密对于企业的经营具有重大价值,2018年修订的《不正当竞争法》加大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第10条规定:“下列信息,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得作为商业秘密:(一)姓名、、号码;(二)商品的质量、价格、数量;(三)制造过程;(四)改进商品的方法;(五)植物新品种繁殖技术;(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信息。”

新法还规定了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益保护措施,包括:

(1)权利人可以采取合法手段保护商业秘密;

(2)权利人发现商业秘密被泄露、篡改或者毁损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权利人可以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机构申请认定;

(4)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损失。

2018年修订的《不正当竞争法》的实践应用

1. 虚假宣传和虚假商业广告的认定与处罚

在商业活动中,虚假宣传和虚假商业广告行为屡见不鲜。针对此类行为,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虚假宣传和虚假商业广告的查处力度,依法处罚。在实践中,可以依据《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1项、第2项的规定,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依法进行处罚。

2. 仿冒他人商品或者商业标志的认定与处罚

仿冒他人商品或者商业标志的行为,容易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仿冒他人商品或者商业标志的查处,依法处罚。根据新法第8条第5项的规定,可以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依法进行处罚。

3. 商业秘密泄露的认定与处罚

商业秘密泄露对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严重损害,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查处。在实践中,可以依据新法第10条的规定,认定商业秘密泄露,并依法进行处罚。

4. 商业秘密权利人权益保护措施的实施

为了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保护。在实践中,可以依据新法第10条的规定,实施商业秘密权利人权益保护措施,包括:

(1)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机构申请认定;

(2)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损失。

2018年修订的《不正当竞争法》对我国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新法的规定,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商业秘密权利人应当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2018年修订的《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