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原文》解读与权益保障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原文如下:
章 总则
条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消费者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消费者,是指以个人消费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第三条 消费者享有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
第四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第五条 消费者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计量、分销、售后服务等进行比较、选择、满意的权利。
第六条 消费者享有依法组织、参与社会监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第七条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信息、教育、培训和的权利。
商品和服务
第八条 商品和服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第十条 经营者应当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负责,对由于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损害的消费者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第十二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第十三条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十四条 消费者有权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评价、比较,并接受经营者的正当解释。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
第十五条 消费者有权组织起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 消费者组织应当依法及时、准确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信息、教育、培训和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消费者组织不得开展或者支持非法集中采购、消费活动。
第十七条 消费者组织依法对商品和服务质量、价格、计量、分销、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争议解决
第十八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的,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第十九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受到人身损害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第二十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经营者在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由有关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商品和服务质量、价格、计量、分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投诉,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地答复。
第二十三条 有关行政部门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应当及时、公正、公开地依法作出决定,并通知消费者。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原文》解读与权益保障 图2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 本法的施行日期,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原文》解读与权益保障图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在、使用和消费商品和服务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愈发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重点解读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原文,分析其核心条款,为消费者提供权益保障的建议。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1. 增加消费教育与培训条款
《新法》第四条规定:“消费者享有依法获得质量、价格、计量、产地、性能、用途、服务、保障等信息的权利。”《新法》还增加了消费者教育和培训的内容,要求相关机构应当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明确网络购物权益保障
《新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网络购物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电子商务的规定,网络商品销售者应当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明示商品价格和售后服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3.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新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新法》还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4. 加大惩罚力度
《新法》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进行了加大。第五十四条规定,商品或者服务存在安全缺陷的,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无法消除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新法》还明确了责任追究的程序,要求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建议
1. 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
消费者应当了解《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掌握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损害时及时维权。消费者应当学会合理消费,避免盲目追求潮流,防止因消费陷阱而损害自己的权益。
2. 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消费者应当关注自身权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商品和服务时,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合同等文件,了解相关权益和义务。如遇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积极参与消费教育活动
消费者应当积极参与消费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消费权益知识水平。消费者应当关注消费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消费教育机构参加培训。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权益保障。消费者应当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消费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关部门也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