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集体劳动仲裁:涉及工资、工时、福利等方面的争议解决

作者:锦夏、初冬 |

劳动仲裁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集体劳动仲裁,指的是在一定数量的员工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的争议而进行的仲裁活动。在集体劳动仲裁中,涉及工资、工时、福利等方面的争议是劳动者的主要诉求。对集体劳动仲裁中涉及工资、工时、福利等方面的争议解决进行探讨。

工资争议的解决

1. 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的价值体现,是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的重要内容。在集体劳动仲裁中,工资争议的解决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法支付:工资应当依法支付,支付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2) 及时支付:工资应当及时支付,支付周期应当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3) 足额支付:工资应当足额支付,支付金额应当与劳动者的工作绩效相符。

2. 工资争议的解决方式

(1) 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工资争议。协商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协商达成一致后,双方应当执行。

(2) 调解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调解工资争议,应当组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执行。

(3) 仲裁解决: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调解后未能执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工资争议,应当公正、公平、公开进行,并及时作出裁决。

工时争议的解决

1. 工时制度的基本原则

工时制度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是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和休息权利的重要手段。在集体劳动仲裁中,工时争议的解决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法规定:工时应当依法规定,国家对工时长短、休息时间、加班时间等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定。

(2) 保障休息:工时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工作时间。

(3) 合理安排:工时应当合理安排,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生产效率。

2. 工时争议的解决方式

(1) 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工时争议。协商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协商达成一致后,双方应当执行。

(2) 调解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工时争议,应当组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执行。

(3) 仲裁解决: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调解后未能执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工时争议,应当公正、公平、公开进行,并及时作出裁决。

福利争议的解决

1. 福利制度的基本原则

福利是劳动者除工资收入之外的其他劳动权利,是保障劳动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集体劳动仲裁中,福利争议的解决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员工集体劳动仲裁:涉及工资、工时、福利等方面的争议解决 图1

员工集体劳动仲裁:涉及工资、工时、福利等方面的争议解决 图1

(1) 依法规定:福利应当依法规定,国家对福利的标准、内容和发放等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定。

(2) 保障公平:福利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公平性,不得因性别、年龄、职位等差异而进行歧视。

(3) 保障权益:福利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其他合法权益。

2. 福利争议的解决方式

(1) 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福利争议。协商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协商达成一致后,双方应当执行。

(2) 调解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仲裁委员会调解福利争议,应当组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执行。

(3) 仲裁解决:如果调解不成,或者调解后未能执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福利争议,应当公正、公平、公开进行,并及时作出裁决。

集体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方式,涉及工资、工时、福利等方面的争议可以通过集体劳动仲裁得到妥善解决。在集体劳动仲裁中,应当遵循依法支付、及时支付、足额支付的原则,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应当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