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肖像权的理解与保护
人身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肖像权利,包括肖像的使用、制作、公开、传播等权利的主张。在我国,人身肖像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身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本文旨在阐述人身肖像权的理解与保护,以期提高公众对这一权利的认识和尊重。
人身肖像权的理解
(一)人身肖像权的内涵
人身肖像权是一种综合性权利,既包括对肖像的制作、使用、发表等权利,也包括对肖像权受侵犯的救济权利。具体而言,人身肖像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作权。即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制作权,有权决定其肖像是否被制作以及如何制作。
2. 使用权。即自然人享有对其肖像的使用权,有权决定其肖像是否被使用以及如何使用。
3. 发表权。即自然人享有对其肖像的发表权,有权决定其肖像是否公开以及如何公开。
4. 保护权。即自然人对其肖像享有保护权,有权防止其肖像被侵害以及要求侵权者承担法律责任。
(二)人身肖像权的特性和意义
1. 特性:人身肖像权具有以下特性:
(1)专属性。人身肖像权只能由自然人享有,不能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2)人身性。人身肖像权是针对自然人的,与自然人的身份密切相关。
(3)不可分割性。人身肖像权是一个整体,不能部分转让或者分割。
2. 意义:人身肖像权对于自然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保护个人形象。人身肖像权能够保护自然人的形象,防止其肖像被恶意利用,维护自然人的尊严。
(2)体现个人权利。人身肖像权是自然人基本权利之一,体现了自然人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和保护。
(3)促进社会和谐。人身肖像权的保护,有助于减少肖像权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身肖像权的保护
(一)法律保护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人身肖像权进行了明确规定,千零一十八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对自己的肖像权,有权决定其肖像是否被制作、使用、公开、传播以及如何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也对肖像权侵权行为进行了规定,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他人非法制作、使用、公开、传播他人肖像,或者故意丑化他人肖像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司法保护
我国 courts 生效的多个判决也表明,对于肖像权侵权行为,司法保护是有效的和有力的。高级人民法院(2014)京民终审字00160号判决书中,法院判决被告张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幅原告王肖像,未经允许,且未标明来源,构成侵权。此判决体现了我国法院对肖像权保护的坚定决心。
人身肖像权的理解与保护 图1
(三)自我防护
自然人应当加强自我防护,维护自身的人身肖像权。具体措施包括:
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将自己的肖像提供给他人,避免肖像被滥用。
2. 在使用自己的肖像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个人身份信息。
3. 发现肖像权被侵犯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权,要求侵权者承担法律责任。
人身肖像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护自身的人身肖像权,自然人应当加强自我防护,我国应当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肖像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和谐。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