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拍人是否触犯肖像权?法律全解析

作者:Kill |

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抖音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台,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展示才艺、分享见闻的重要载体。在使用抖音拍摄他人时,是否会触及肖像权这一法律红线呢?从法律角度全面解析“抖音拍人是否触犯肖像权”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肖像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十八条之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简单来说,肖像权是指个人对其形象的专有权,未经本人许可,他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或损害其利益的方式使用。

在抖音上拍摄他人是否构成侵权呢?这需要根据具体场景进行分析。如果是为了个人学、研究、欣赏等非商业目的,并且未对他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则一般不构成侵权。但如果用于商业宣传、恶意损坏他人名誉,或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则可能构成侵犯肖像权。未经许可在广告中使用他人的面部照片,或者将拍摄的视频用于牟利,都属于违法行为。

从司法实践中看,年来因短视频台上的肖像权纠纷案件有所增加。某知名艺人因其形象被擅自用于商业推广而起诉侵权;再如普通市民在公共场合因拍摄他人后传播引发名誉权、隐私权等问题,这些案例都提示我们,在使用抖音拍摄他人时必须格外谨慎。

抖音拍人是否触犯肖像权?法律全解析 图1

抖音拍人是否触犯肖像权?法律全解析 图1

为了避免侵犯肖像权,我们在拍摄和发布视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获得肖像权人同意:在拍摄前应尽量征得对方的明确许可。这种同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承诺,但最好能留下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2. 避免恶意使用:即便获得了拍摄许可,也应在合理范围内使用素材。不得对他人形象进行恶意丑化、扭曲或用于不当用途。

3. 保护隐私权: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特别是在拍摄私密场所或涉及他人不愿公开的活动时,更应谨慎行事。

4. 未成年人保护:如果被拍摄者是未成年人,则需要特别注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肖像权受到特殊保护,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其照片或影像资料。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不确定是否可以拍摄他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风险:

1. 模糊处理:对可能涉及肖像权的画面进行适当模糊化处理,确保无法识别特定个体。

2. 虚化背景:通过调整镜头、光线等技术手段让被拍者面部特征不明显,从而降低侵权风险。

3. 避免敏感不在拍摄中包含他人不愿公开的信息,如患病、隐私部位等内容。

抖音拍人是否触犯肖像权?法律全解析 图2

抖音拍人是否触犯肖像权?法律全解析 图2

4. 专业人士:在对肖像权的使用有疑问时,可以寻求法律顾问的帮助,避免因法律问题引发纠纷。

从法律风险的角度来看,未经授权拍摄他人的视频可能会带来以下后果:

1. 民事责任:侵权人需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具体赔偿金额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2. 行政处罚:如果拍摄行为涉及非法牟利或情节严重,相关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侵权人进行查处。

3. 刑事责任:在极少数情况下,若拍摄和传播他人影像的行为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等刑事犯罪,则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使用抖音拍摄他人是否构成肖像权侵犯,主要取决于拍摄的目的、以及被拍者的意愿。为了既享受短视频创作的乐趣,又避免触犯法律,建议广大用户在拍摄前充分考虑相关法律规定,并征得他人的明确同意。只有做到合法合规,才能更好地发挥抖音这一平台的积极作用。

当然,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遇到肖像权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

无论是拍摄个人还是机构,在使用他人形象时都应持有尊重和谨慎的态度。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才能真正实现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民法知识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