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未成年儿童侵犯肖像权,如何依法维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日益普及,许多人在这些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照片和视频,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兴趣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恶意拍摄、传播未成年人的照片和视频,侵犯他们的肖像权。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依法维权呢?
法律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千零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个人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因行为人的过错而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证据收集
在维权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被侵权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应当保存好涉及侵犯肖像权的照片、视频等证据,并尽量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可以通过报警、上传至相关平台等方式,固定侵权行为人的行为。
为了证明侵权行为人的过错,还需要收集一些其他证据,侵权行为人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上发布、传播涉及未成年人的照片、视频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法院更好地判断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以及侵权程度。
诉讼程序
在证据收集齐全后,被侵权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可以请律师代理诉讼,以提高诉讼成功的可能性。
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一般会根据侵权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被侵权未成年人的年龄、被侵权的次数等因素来判断赔偿金额。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侵权行为人进行行为限制、赔礼道歉等处罚。
维权途径
除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外,被侵权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报警。遇到侵犯肖像权的情况,可以向机关报警,由机关进行调查处理。如果机关调查后发现侵权行为人具有严重过错,可以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2. 上传至相关平台。被侵权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以在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上,将侵权行为人上传至相关平台,要求平台删除相关内容,并对侵权行为人进行处罚。
3. 协商处理。在诉讼前,被侵权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可以尝试与侵权行为人协商处理,以达成和解。
拍未成年儿童侵犯肖像权,如何依法维权? 图1
在未成年人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况下,被侵权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应当积极维权,通过合法途径,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我们也应当加强对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的打击力度,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的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我们期待法律对此给予更严格的规制,以保护未成年人的美好未来。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